甲状腺结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学术头衔泡沫为啥吹不破 [复制链接]

1#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学术头衔泡沫为啥吹不破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学校获名,个人获利


  学术头衔泡沫为啥吹不破


  今年3月7日,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工学院教授嵇少丞在科学博客中发表了一篇题为《千人中有个美国下岗的副教授》的文章,从而引发了许多人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09年9月引入的洋教授蒂姆·柯斯基的广泛关注。


  在这篇文章中,嵇少丞指称蒂姆·柯斯基是美国圣路易斯大学的副教授,因“涉嫌品行问题”“下岗”,却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全职引入,担任该校“教育部三峡地质灾害研究中心”主任。


  与此同时,该校将柯斯基宣传为“国际上近年来出现的年轻优秀构造地质学家、地质灾害学家”和圣路易斯大学的“终身首席教授”,且以此申报并获得包括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湖北特聘专家”等多个头衔,获得大量利益。嵇少丞指称这是“公开的欺骗”。


  虽然此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作出了一些回应,比如称“终身首席教授”是翻译不严谨所致,并承认柯斯基原系美国圣路易斯大学副教授,但目前仍有一些谜团待解。如柯斯基在中国获得的大量头衔,其实际申报情况到底如何?同时,嵇少丞教授对他的学术方面提出了行为不端的指控,也仍在争议中。


  一个不得不引起关注的问题是,柯斯基的故事并非孤例。


  近年来,随着中外学术交流越来越频繁,海归甚至洋教授到国内学术机构担任教职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他们中的很多人因漂亮的履历获得了许多重要头衔及丰厚奖励。然而,细察之下,在某些人光鲜亮丽的履历背后,却是一戳就破的泡沫。[1][2][3]下一页装饰履历、拔高职称现象频现


  2006年,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助理刘辉教授被学校解职及解除聘任合同,原因就在于,他在清华大学主页上的履历被知名学术打假人方舟子看出了问题。


  方舟子在刘辉的简历中看到,列出的论文中,有一篇发表于国际期刊的论文署名为“LiuH”。刘辉的专业是外科手术,但这篇论文是关于艾滋病病理的,完全不搭界。方舟子一查才发现,这篇论文根本不是刘辉的成果,真正的作者叫刘宏。特别凑巧的是,刘宏还是方舟子的大学同学。


  方舟子还发现,刘辉的博士学位也有假,他本是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的论文博士(日本的博士学位分好几种,课程博士是比较正规的,论文博士类似国内在职博士),却自称在日本东京庆应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前者的医学水平一般,后者的医学在日本却非常著名。


  事实上,刘辉只是方舟子发现的许多履历造假案例中的一例。同在2006年,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杨杰被免职也源于方舟子的指控。根据同济大学聘任杨杰时公布的相关材料,杨杰是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终身教授。方舟子到科罗拉多大学官方站上查询,却根本没找到杨杰的名字。后来他经调查才发现,杨杰确实在此校当过教师,不过最高职称只是助理教授。


  当时同济大学的回应也是声称“杨杰履历涉假事件纯属因理解和翻译上的错误而造成的”。


  在国内,海归及洋教授主动或被动粉饰履历、拔高专业技术职务或头衔的现象比比皆是。


  以蒂姆·柯斯基为例,近年来,由于国内一些地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之风大热,作为地质学者的洋教授柯斯基也频频被奉为“座上宾”,江西的龙虎山、三清山及湖南南岳衡山都将之聘为申遗顾问。在这些地方对他的报道中,柯斯基的名字前面不乏“国际权威地质学专家”、“美国地质学权威”、“国际地质学极负盛名的学者”等头衔。


  同样,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各种对外材料中,蒂姆·柯斯基也都被称为“终身首席教授”或“自然科学赖纳特教授”,从这些材料中丝毫看不到后来学校声称的“副教授”这一实际职称。


  此外,柯斯基在中国其他高校的演讲也不少,其中有高校在对他的简介中甚至会专门提到,他在美国圣路易斯大学的教授职称“相当于中国的长江学者”。


  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内,柯斯基更是作为科学人生大师出现在访谈节目中,他还寄语青年学子:“要培育事业之树,你当努力以勤奋学习固其根基,以诚实守信壮其主干,这样你的事业之树就能枝繁叶茂、繁花似锦,成功的事业与生活也将随之而至。”


  方舟子说:“国内大学与欧美大学确实有差距,但不是欧美大学什么人来都要把他当权威来崇拜。这些地方不吝给这些人贴金,当然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前一页[1][2][3]下一页“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这种利益体现在了“互惠互利”上。


  前不久,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心脏病研究所研究员王志国多篇论文被学术期刊撤稿,他本人也被研究所以“违反科研准则”的理由取消科研权利,并被关闭实验室。


  在此事件中,他与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的合作备受质疑。因为杨宝峰的多篇重要论文都是跟王志国合作完成的。有学者也指称,杨宝峰能评上院士,最主要的是靠与王志国合作的这些论文。


  值得注意的是,王志国同时担任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心血管药物研究所所长,并入选“千人计划”,2006年还被聘为黑龙江省龙江学者,获得丰厚物质奖励。


  看到,尽管王志国被蒙特利尔大学心脏病研究所取消科研权利,目前哈尔滨医科大学的主页依然显示王志国为该校心血管药物研究所所长,在对他的简介中仍称他为“加拿大蒙特利尔心脏病研究所药学系的教授、资深科学家”。


  嵇少丞也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柯斯基的关系也提出了质疑,认为是在“合谋获取利益”,“柯斯基获得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头衔后,地大获得了声誉和科研经费,柯斯基则获得了包括大额奖金在内的个人利益。”


  方舟子也认为,就国内出现过的一些虚构履历和拔高职称情况来看,有时候高校并非不知情,“虽然语言有差异,欧美一些高校的职称体系也很复杂,但高校认真核实一下不可能搞不清楚情况。毕竟,这不是像以前那样能把‘Researcher’糊弄成‘研究员’的时代,关键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学校获名,个人获利。”


  方舟子说,有些在海外任教的华人教授告诉他,经常有国内的高校邀请他们申请一个计划,比如特聘教授、特聘专家,虽然这些计划都明确要求在中国呆上数月,这些教授觉得没法实现这个要求,但国内的高校都纷纷表示这些不是问题,“只要能获得这些头衔,什么都好办”。 ( 叶铁桥 雷宇)


前一页[1][2][3]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