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肠易激综合征能否治疗能不能预防如果您正遭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钱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ks4611/

很多人在生活中可能都会碰到类似于这样的尴尬情况:平时肠胃没什么问题,但是一遇到让人紧张的事情,就会出现腹痛、腹泻的情况。而且常常是情绪越紧张,腹痛、腹泻就越严重。

也有人会出现吃完早饭就要上厕所的情况,但是往往上完没多久,就要再去上第二次第三次,而且长期腹泻,根本不敢出远门,严重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

如果这种情况偶尔发生一次,患者就会认为是自己吃错了东西,不予理会。但若每次都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就很有可能是得了肠易激综合征。

那么,你了解肠易激综合征吗?知道它为何会出现吗?

何为肠易激综合征?它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功能性肠胃疾病,以腹痛、腹胀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或伴随排便习惯(频率、粪便性状等)改变,但是在临床上没有结构和生化方面的改变。

目前,肠易激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机制还没有完全明确,但是普遍认为和饮食、遗传、心理、内脏高敏感、胃肠道动力异常、肠道炎症、肠道微生态失衡等因素有关。

饮食是诱发或加重肠易激综合征症状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食物过敏和食物不耐受两方面。其中,食物不耐受是肠易激综合征的主要危险因素,例如摄入了不能被完全吸收的碳水化合物、油炸类和高脂肪食物等。

不同的食物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共同导致神经、内分泌和胃肠道发生生理改变,从而出现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被认为是一种慢性心身性疾病,不少患者有心理障碍或者精神异常表现,精神因素会影响到患者的症状和病程。

长期的心理或精神异常,可能会影响到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导致胃肠运动和分泌功能失常,结肠运动功能紊乱,肠道感觉过敏,小肠转运加速,结肠黏膜粘液分泌过多,患者就可能会有大便性状改变的表现。

此外,精神、社会以及心理因素异常会引起患者出现各种精神症状,从而导致脑-肠轴与生理、精神反应元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生障碍,机体调节功能发生紊乱。患者常常出现抑郁、焦虑、恐惧、妄想等神经异常表现。

肠易激综合征的众多致病因素都会引起内脏高度敏感。

内脏高敏感为多因子调控过程,涉及肠道感染、饮食、炎症和免疫、肠-脑互动、心理应激等多方面因素,以上因素会导致肠道屏障功能失调、肠道免疫系统激活、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等反应,继而引起下游细胞因子和受体的激活,产生级联反应信号并上传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内脏高敏感。

内脏高敏感是肠易激综合征的核心发病机制。内脏高敏感就是内脏组织对于刺激的感受阈值降低,在生理刺激下引起感觉改变,包括痛觉过敏和痛觉异常,最终导致患者出现腹痛、腹部不适等症状。

胃肠动力异常是肠易激综合征发生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动力异常可发生于整个胃肠道的任何部位,患者对各种生理性和非生理性刺激反应明显过强,导致结肠移行运动复合波运动异常,诱发结肠运动功能紊乱。

当结肠的慢波频率明显增加,就会导致患者便秘;而结肠高振幅收缩波明显增加,肠道运动时间缩短就会引起腹泻。

成年人的肠道大概有32平方米,里面有大量的黏液和营养物质,是肠道微生物定居、生长的良好环境。正常的肠道菌群可以维持宿主正常的肠道生理功能,促进营养物质吸收,合成维生素,同时调节机体免疫等作用,同时也影响大脑神经的发育和情绪调节。

而肠道菌群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很容易受到饮食、药物、感染、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出现菌群失调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例如炎性反应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肝脏疾病、肥胖、糖尿病等。

目前有大量文献研究表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主要表现为菌群多样性、黏膜相关菌群种类及菌群比例改变、代谢产物活性的改变。

那么,得了肠易激综合征的人,会有什么症状呢?人们该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得了此病?

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与诊断?

肠易激综合征没有特异性的症状,但是相比于器质性胃肠疾病,肠易激综合征有着起病缓慢、间歇性发作、病程长但全身健康状况不受影响、症状的出现或加重常与精神因素或应激状态有关、白天明显,夜间睡眠后减轻的特点。

其中,腹痛或腹部不适是肠易激综合征的主要症状,并伴有大便次数或形状的异常。大部分患者在排便后腹泻有所缓解,也有部分病人的腹痛容易在进食后出现。腹痛可发生在腹部的任何部位,疼痛往往呈现局限性或弥漫性,疼痛性质一般也不固定,较为多样。

腹泻也是肠易激综合症患者常见的症状,常常表现为持续性或间歇性腹泻,分量少,成糊状,含大量黏液。在患者禁食72小时后,症状会消失,并且夜间不会出现。部分患者的腹泻会因为禁食而诱发,有的患者也会出现腹泻和便秘交替的现象。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便秘主要表现为排便困难,大便干结,量少,可能带有比较多的黏液,常常伴随着没有排便干净的感觉。

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腹胀、胃灼烧感、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除了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背痛、头痛、心肌、尿频尿急、性功能障碍等胃肠外表现,也有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精神异常表现,例如焦虑、抑郁、紧张等。

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以症状学为依据,建立在排除器质性疾病的基础上。因此,至少3次的大便常规培养均阴性、便隐血试验阴性,血尿常规正常,血沉正常,甲状腺、肝、胆、胰腺、肾功能正常,才能予以诊断。

对于40岁以上的患者,还需要进行结肠镜检查和黏膜活检,以排除肠道感染性、肿瘤性疾病等。

对于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目前临床上大多采用国际公认的IBS罗马Ⅲ诊断标准。反复发作的腹痛或不适(不适意味着不舒服而非疼痛),最近3个月内每个月至少有3天出现症状,合并以下两条或多条:①排便后症状缓解;②发作时伴有排便频率改变;③发作时伴有大便性状(外观)改变。诊断前症状至少已经出现了6个月,近3个月符合以上标准。

大便性状或频率改变包括:①排便频率异常(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或每天排便次数多于3次);②粪便性状异常;③排便费力;④排便急迫感、排便不尽、排黏液便以及腹胀。

有研究报道,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降低,甚至显著低于器质性疾病患者,如糖尿病、胃食管反流(GERD)等。但由于缺乏相关的医学知识,仍有很大一部分符合肠易激综合医院就诊。

肠易激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人们要提高自己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并且尽早发现,尽早治疗。

如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生活中又该注意些什么?

迄今为止针对肠易激综合征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鉴于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治疗中应该积极寻找并设法去除促发因素和对症治疗,给患者提供指导建议,强调综合治疗与个体化治疗相结合的原则。

良好的生活方式干预是治疗IBS患者最重要和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具体包括根据中国膳食标准调整饮食结构、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保持心理健康。

如果是因负性精神刺激而引起的,预防它发作需要做的是调节好心态,保持心情舒畅、遇事豁达的胸怀,学会合理释放生活工作及身心压力。

同时也要多注意日常的饮食。建议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传统饮食应该规律,避免暴饮暴食或节食,保证每天约2L的液体摄入量,限制酒精或碳酸饮料的摄入量,减少脂肪、可溶性纤维、咖啡因和产气食物的摄入量。

以腹泻为主的患者应酌情限制粗质蔬菜及水果,以便秘为主的患者则提倡摄入富含纤维素的食品,来增加大便容积,调节肠道运动,缓解便秘,减轻腹痛。

并且,经常体育锻炼可以减少对各种应激的反应。

对于症状比较严重,已经影响到日常生活的人,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给予一些药物来缓解。

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常规药物包括解痉剂、止泻剂、肠道不吸收的抗生素、渗透性泻剂、促分泌剂及益生菌。对腹痛、腹泻症状重而上述治疗无效且精神症状明显者,可试用抗抑郁、抗焦虑药。

医生建议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以腹痛、腹胀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与排便相关或伴随排便习惯(频率、粪便性状等)改变的常见病,且目前临床常规检查未发现能解释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

患者因症状长期反复发作、不能及时确诊和治疗效果不理想而频繁就诊,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并造成了相应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

所以说,人们要提高自己对这种疾病的认知,如果出现相似的症状,要合理怀疑,医院找专业医师进行检查和诊断,方能对症下药。

参考文献:

高炼,黄晓明,吴清明.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与预防的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5(09):-.

李彦楠,杨丽旋,赵钟辉,李俊男,郭蓉娟.《年中国肠易激综合征专家共识意见》解读[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49(10):-.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