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改革探究78156 [复制链接]

1#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改革探究


【摘 要】在《汽车机械基础》课程建设过程中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促进品牌课程的形成及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培养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实用型技能人才。


中国论文


【关键词】《汽车机械基础》  课程改革   教学方法   课程内容


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推动教育结构调整,提高劳动者受教育年限,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促进教育公平和城镇化有序推进,国家相继出台了很多*策文件,支持中职教育的发展。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职业教育提出了发展、改革和保障三方面的任务,以全面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以服务为宗旨,着力推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自治区根据国家的要求,制订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若干意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深化职业教育攻坚五计划》。


汽车维修行业对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及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就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汽车专业建设更要上升到更高的层次。随着我校相关建设最终验收,我校汽车专业从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校企合作的建设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一体化教学的改革已经历5年,基础条件非常成熟,从行业发展及教学改革要求来看,品牌课程的建设势在必行。


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广西物资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根据行业需求,按照“能用、够用、实用”的原则,配置具有行业项目加工能力的设备。同时,从企业和行业聘用一批既能运作项目,又能完成教学任务的人才,发挥设备和人才的优势,对中职学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做了大胆的尝试。《汽车机械基础》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差、理论理解能力不强,这是现实状况。为了让他们更好地学好专业课,打好专业课基础,本课程改革意义重大。通过对企业需求的调研,结合教学、生源两方面的现状,使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等相关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更加符合企业生产的需求,教学方法更适合学生的学习心理,我们把中职本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等作为项目研究的核心内容,以实现我们的培养目标。


一、课程内容的改革


根据汽车维修企业发展的需要及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针对汽车维修岗位职责,经过校企委员会与课程团队及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共同探讨,确定汽车维修岗位所需的技能、管理理论、职业素养,以项目为载体,确定课程内容,达到能力、知识和素质的结合。


以往的《汽车机械基础》课程内容是按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以理论为重点,而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怎样做和做得更好是重点。基于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价值取向,设计了按项目即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来编排课程内容,组合划分为八个项目,各项目分解为多个“项目单元”,依据知识技能要求,确定相应的知识目标,使得教材内容“适应、够用”“知行统一”,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原则。具体设计如下:


项目序


号 项目名称 项目主要内容


项目一 认识机械


项目单元一 认识机器、机构及其组成


项目单元二 认识运动副并能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项目二 螺纹、键与销的连接


项目单元一 螺纹连接


螺纹的选择与应用 (实操:制作螺纹)


项目单元二 键连接


键连接的选择与应用(实操:键的拆装)


项目单元三 销连接


销连接的选择与应用(实操:活塞销的拆装)


项目三 轴与轴承 项目单元一 轴


汽车用轴的选择及应用(实操:变速箱轴的拆装)


项目单元二 轴承


汽车用轴承的选择及应用(实操:变速箱轴承的拆装)


项目四 认识联轴器、离合器与制动器 项目单元一 认识联轴器的类型及用途


项目单元二 认识离合器的类型及用途


项目单元三 认识制动器的类型及用途(实操:刹车鼓的拆装)


项目五 带传动、链传动 项目单元一 带传动


汽车用皮带的选择与应用(实操:空压机皮带的拆装)


项目单元二 链传动


汽车用链条的选择与应用(实操:发动机正时链条的拆装)


项目六 齿轮传动 项目单元一 认识齿轮传动的类型及基本常识


项目单元二 常见齿轮传动的基本知识


项目单元三 齿轮传动的维护


项目七 平面连杆机构及


凸轮机构 项目单元一 平面连杆机构


(实操:雨刮器的拆装)


项目单元二 凸轮机构


(实操:发电机凸轮轴的拆装)


项目八 液压传动 项目单元一 液压传动的基本知识


项目单元二 液压系统常用液压元件的识别


据此,我们编写了《汽车机械基础一体化实训教材》和《汽车机械基础一体化实训手册》实行并推广使用。同时,我们把职业道德素质修养的相关内容穿插到相应的项目中,如团队合作、学习态度、安全意识、心、工作态度、顶岗心得、课外实践等内容纳入本课程教学中,使道德修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二、课程教学改革


(一)教学手段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方法讲授学习内容,课堂单调乏味。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知识、能力得到重新整合,建构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所以教学手段单一的状况应彻底改变。由于本课程实际性强、情景丰富的特点,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我们主要是利用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训基地(其中有专门的汽车机械基础实训室)为教学提供全真的环境来开展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汽车机械维修岗位上“工作”:完成前台预约与接待、维修前检查与评估、具体维修等项目内容。


我们通过利用各种教学辅设备优化教学手段,丰富多种教学资源,建立了课程资源库。利用多媒体、络媒体把汽车机械维修搬进课堂,将一些板书不易讲清楚的问题,直接形象地展现出来;利用敏捷科技公司开发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仿真软件让学生进入虚拟的汽车维修岗位中“工作”。


(二)信息化、数字化教学是现代化职业教育的重要手段,教学资源库的建立成为我们工作的重要内容


围绕专业课程进行信息化 、数字化改造,是目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汽车机械基础》基础专业课程及其资源库建设体现了课程信息化、数字化改革的要求。教学资源库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课堂教学,通过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强调教学的互动性和有效设计,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且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显得更实用和易于接受。同时,旨在开发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方法也在立体化教材的帮助下得以实现。教学资源库建设还突破了教与学的时空限制,可以按照不同的对象、环境和设计目标来设计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与潜能,从而有利于发挥过程对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课堂外的自学更加便捷和有效。


我们成立了课程开发小组,展开调研,搜集企业案例、教学素材;制作了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录像(光碟)和学生实训录像以及制作企业汽车检测操作示范、过程讲解、模拟演示的视频光碟;编制了《中职汽车机械基础一体化实训教程》的电子教案和《中职汽车机械基础一体化实训教程》教学课件;制作了本课程的数字化教学资料、试题库、习题库、教学案例、企业案例、文献资等数字化资料,并放进了学校内教学站、教学资源库平台,努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程开发及资源库建设共建共享。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基于汽车机械基础岗位工作过程,《汽车机械基础》课程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打破过去传统的理论与实践分离的教学模式,构建教学“做中学,做中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情景教学法,多媒体、络教学法,顶岗学习法,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观察法等。下面是我们常用的几种教学法的简介。1.情景教学法:利用校内实训基地为教学环境,实施情景模拟教学,将汽车机械基础岗位的工作内容引入课堂,营造与现实工作有内在联系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将所学抽象知识具体化,同时也让学生适应、理解现实工作的重要意义。2.多媒体、络教学法:让学生感到很直观且易于接受和模仿。在传统的教学中,只能靠学生的想象来理解,难以掌握。3.顶岗实习法:我们和很多汽车维修、营销企业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了校企合作协议,并且成立了校企合作定点班,如广本班等。它们都是我校的校外实习基地,按照教学需要和进程,学生到这些企业去进行顶岗实习,主要是以在岗一线服务的实习。


三、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


通过教学改革,在《汽车机械基础》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中,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重视过程性评价,将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形成充分考虑职业技能掌握程度和评价本身对职业能力形成的促进作用的评价方式;同时,我们改革了过去由教师一个人决定的评价方式,采取了教师、企业和学校相结合的多元方式。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企业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考评;实习结束后,学校根据企业评定,结合学生在校成绩和实习总结进行总评定。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操作及解决问题能力,职业道德素养。其中,理论知识占35%,操作及解决问题能力占50%,职业道德素养占15%。按照专业的标准进行考核,最后得出总成绩。我们还把获得“汽车维修中级工证书”纳入考核体系,使得课程教学目标与实用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


四、本课程的主要特色


1.通过课改,整合了专业基础课的知识系统,体现了“浅显、易懂、实用、够用”。


2.注重了理论知识与技能知识的结合,将理论、实践课程相关内容有机地结合。


3.课程引入“项目”教学,把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融为一体,将课程内容拓展到专业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领域。


五、总结


通过对《汽车机械基础》课程的改革,以典型汽车为载体,根据课程目标,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式,组织涵盖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与社会生活,实际生产相关联的实践问题、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以及学习评价等内容。并通过教材设定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技能训练和教学评价反馈体系,实现“教、学、做、考”四位一体的教学体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