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提高农民素质助推乡村振兴 [复制链接]

1#

本文转自:廊坊日报

提高农民素质助推乡村振兴

曹春艳

农民既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又是乡村振兴的建设者。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主体作用,全面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助推乡村振兴。

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和农业职业教育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相对薄弱,因此,并不是所有农民都接受过系统的农业专业技能培训。随着智慧农业和数字农业的兴起,农民正在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耕方式,需要掌握先进的智能操控技术,但目前大多数农民不会操作这些高科技设备,这就制约了农业科技的推广。我们要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增加农村师资配备,让农村地区的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使更多农村孩子走进高校深造,培养乡村振兴的生力军。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农民的职责,要加强涉农专业建设,培育服务农村的知识技能型人才和复合技能型人才,使农业人才增速跟上农业发展步伐。

引导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

农业、人社、扶贫、教育等部门可以共同牵头,整合利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科研院所、涉农院校、农业龙头企业等资源,选取具备一定文化基础、富有创业精神、致力于乡村振兴的农民,着力培育,使之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围绕地方主导产业、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聘请经验丰富的农业专家授课,通过线上线下组织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农业现代化管理、市场经营和网络营销、信息技术和数字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培养农业生产技术能手、家庭农场经营者、合作社带头人、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产品电商经营者,打造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真正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打通科技兴农“最后一公里”

为尽快促进科学技术在乡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有关部门应积极组织农业科技人员走进田间地头为农民传授技术,开展“点对点”“一对一”指导服务。根据农户的实际需求,传授粮食和果树种植技术、养殖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农业机械的使用技术、高科技装备的智能操控技术等各类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培养一批“土专家”“田秀才”。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服务,实时解决农户在生产中遇到的各类“疑难杂症”。创新科技推广机制,建立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送书下乡为村民“充电”,推进村级农家书屋建设,购置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业政策法规等书籍,方便农民农闲时自学,提高他们的科技素养和致富能力。

吸引优质人力资源向农村流动

强农兴农首先要解决人才问题。多年来,受农业技术人员待遇相对较低等因素影响,很多学生高考后不愿填报涉农专业,还有一部分农学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转行从事其他非相关专业,造成我国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的现状。我们要在中小学校开展农村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小热爱农业、热爱劳动,带他们亲身感受农村的变化,使他们摒弃轻农思想。鼓励专业技术人才、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教师等各类人才到乡村工作,在工资待遇、岗位聘用、职称评定等方面落实优惠政策,激励人才扎根农业一线。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鼓励企业家围绕农业产业投资办厂,给予税收减免、信贷优惠、财政扶持、法律服务等方面的支持,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由组织部门选派政治过硬、实干担当、勇于创新的年轻干部到农村去锻炼,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作者单位:中共安次区委党校)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