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他是原红29军唯一幸存干部,建国后致力农 [复制链接]

1#

今日之中国国泰民安,社会稳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每个人为将来美好的生活默默奋斗,整个国家充满了向前的力量。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国家经历了不到百年时间。而正是因为一代代仁人志士,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建设新中国,才会取得今天的成绩。让我们铭记历史,为先辈们的付出至上最诚挚的敬意。

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位军级干部,原红军29军幸存干部。年刘瑞龙出生于江苏南通,他自幼聪明好学,在动荡中依旧坚持学习,考上了南通师范学院。

进入新学校的刘瑞龙不仅更加刻苦的学习,而且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刘瑞龙深受震撼,心中似乎找到了一直不明确的方向,恰巧五四运动余温席卷全国,刘瑞龙积极参与到了学生运动中,年入党,开启了自己的革命旅程。

师范毕业后,刘瑞龙成为了小学教员,在此期间他宣传革命思想,组织动员群众,多次保护我党同志和群众,帮助他们开展革命运动。在刘瑞龙的努力下,南通的共产党队伍逐渐壮大发展,形成了良好的革命气氛。

之后的日子刘瑞龙继续发挥自己的能力,深入群众,与苏北、苏中地区人民同仇敌忾,多次组织农民武装起义。这段期间刘瑞龙磨砺了自己意志,组织协调能力愈加成熟,无愧于组织任命他南通县委书记、特委书记之职。

然而革命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年红29军成立,刘瑞龙担任副军长。由于该部队属于杂牌军,人员复杂。士兵们虽怀着抗日理想走到一起,仍防不住内部有人见利忘义,出卖战友,最后只剩刘瑞龙留下一条命。这件事也给刘瑞龙上了一课,他迅速成长起来。

年刘瑞龙接手川陕宣传工作,跟随长征队伍一路南征北战,他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日常生活,与干部士兵频繁交流,引导军队内部意识形态走向正确方向,为国家在战争时期培养多位高素质干部。

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刘瑞龙按照党组织安排,先在华东配合主力抗日部队打游击战,有效分散日军精力。他不分昼夜,坚持工作在一线,克服重重困难,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后又在第三野战军担任后勤司令员组织物资供给,发动群众,为部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支援。

新中国成立后,刘瑞龙被调往中央任农业部副部长,他充分发挥了自己擅长的领域。刘瑞龙非常热爱农业,与农村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任职期间,长跑田间地头,听取农业专家汇报工作,共同研究制定方案,为新中国的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值得注意的是,刘瑞龙的子女们都非常优秀,可以说是虎父无犬子。刘瑞龙日常严格要求自己,坚决反对搞特殊、腐败、以权谋私,一生清廉。而刘瑞龙的子女也传承了家风,尤其是第二个女儿刘延东。继承父亲意志,为国为民服务,曾担任国务院副总理一职。

刘瑞龙从参加革命以来,意志坚定,勇敢战斗,以其高尚的道德情操闻名于党内。刘瑞龙的历史功绩,已经无须赘述,他不顾生命安全,与敌人作斗争,是一位真正的战士。刘瑞龙也是人民的好干部,他与群众密切联系,尤其是我国广大的农村人民。他呕心沥血,将百姓放在心中,在生命最后一刻仍参加农业会议,做到了鞠躬尽瘁。年刘瑞龙去世,享年78岁,向他致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