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去哪里医院看白癜风好贵州出台全国首部省级非遗保护发展规划
6月13日,贵州省公布《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2014——2020年)》,这标志着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这也是31个省区中的第一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
从贵州省文化厅获悉,经多年的抢救和传承发展,贵州现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项,国家级和省级名录分别达到了74项共125处、440项共568处,国家级和省级传承人分别达到了57名、301名,建立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2个,国家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个、省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8个,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依托的“多彩贵州”文化品牌逐步成为代表贵州的名片。
根据《规划》,到“十二五”期末贵州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深度调查,建设数据库。未来贵州还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整体性和生产性保护,大力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加强理论研究,创造更多的文化精品。同时以活态保护为核心,完整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土壤和条件。
贵州省委副书记李*指出,以原生态文化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复制的贵州文化元素,是贵州文化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通过6年时间把贵州“非遗”的传承保护和科学利用工作提高到一个崭新阶段。把古村落保护作为“非遗”保护的重要依托;培养一批“非遗”传承、保护、利用的人才;把“非遗”传承保护利用与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改善民生结合起来,使农民群众在传承保护利用“非遗”中走上脱贫致富路,实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贵州经验”,让成为中国原生态文化集聚展示交流重要基地。
贵州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广智表示,“非遗”保护着力在抢救和保护上下功夫,不能只重视经济项目开发,而忽视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只有把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了,才能造福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