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甲状腺结节良性还是恶性3种方法筛查 [复制链接]

1#

过去几十年,许多国家甲状腺癌发病率大幅增加。

这可能是因为环境恶化,也可能是因为影像诊断与治疗过度。对此,美国甲状腺协会更新了旧的指南内容,规范了甲状腺癌早期筛查流程。

虽然,甲状腺癌的发病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目前尚不十分明确,但还是有些可靠的临床学结果提示某些因素(如肥胖)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

图:甲状腺癌发病趋势及-年美国甲状腺癌死亡率

译:Papillary:乳头;Follicular:滤泡;Medullary:髓;Anaplastic:间变性

中美指南关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评估建议

国内指南关于甲状腺结节恶性的危险因素涵盖了美国甲状腺协会(ATA)和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提到的所有因素。

可总结为:

放射史:包括童年时期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全身放射治疗史;

家族史;

结节特点:生长迅速、不规则、与周围粘连固定等;

相关症状:声嘶、发音困难、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

性别:男性患者结节恶性可能更大;

淋巴结异常。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是检测促甲状腺激素(TSH),这个激素值低的甲状腺结节病人,其恶性概率普遍低于TSH正常或升高者。

对于这类病人,建议进行甲状腺核素扫描。若为高摄取,证实为功能性的“热”结节,绝大部分为良性结节。

NCCN指南中针对该类结节仅提到对发现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病人进行评估治疗。

而国内指南则对这类结节则明确说明可选择I治疗、随访观察或手术治疗,不建议常规应用其他非手术治疗方法,如经皮无水酒精注射(PEI)、经皮激光消融术(PLA)、射频消融(RFA)等。

需要注意的是,甲状腺核素扫描由于其分辨率原因,仅适用于直径1cm的甲状腺结节。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评估甲状腺结节的首选方法。

国内外指南关于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的恶变特征几乎无差异,主要包括:

结节性质(实性低回声)、血流(内部血流丰富)、边界(形态边缘不规则,晕圈缺如)、钙化(微小钙化、针尖样弥散分布或簇状分布的钙化)、淋巴结异常等。

此外,ATA指南中提出的结节纵横比(高度宽度)目前已被国内部分专家认可,但在国内指南中却未提及。

当然,超声检查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能力与超声医师的临床经验密切相关。

所以,临床医师也需要结合查体及对病史掌握,综合判断评估结节的良恶性。

术前行细针穿刺抽吸活检(FNAB)

这个检查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甲状腺结节手术,这是评估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敏感度和特异度最好的方法。国内外指南均对术前FNAB有较高的评价并建议。

在国内FNAB的实施可能尚未达到一定例数,原因可能是国内对良性甲状腺结节多采用手术治疗,评估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意义显得并不那么明显。

此外,需注意穿刺结果并不能区分甲状腺滤泡癌和滤泡性腺瘤。

CT、MRI、PET等检查在甲状腺结节评估方面均未显示出更大的优势,不应作为评估甲状腺结节的常规检查,这在NCCN及ATA指南中的建议是一致的。

但是,CT检查可以帮助显示结节与周围解剖结构关系,协助制定手术方案,且最新的甲状腺术中神经监测技术对于喉返神经变异的术前评估具有一定作用。

所以,术前颈部CT检查可能更适用于一些较大的、影响解剖结构的甲状腺结节以及需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手术病人。

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评估上,NCCN及ATA更加强调术前的穿刺结果评估指导手术,而国内指南则更看重在未明确结节良恶性时的手术指征把握,以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结果指导手术。

其原因可归医院FNAB准确率差异较大、病人的心理压力大等多方面。

参考文献

[1]CariM.Kitahara1andJulieA.Sosa.Thechangingincidenceofthyroidcancer.

[2]田文.中国与美国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比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