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不断蔓延,“本国优先”的苗头在全球粮食供给领域悄然抬头。
譬如,近日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俄罗斯宣布,今年7月1日前暂停小麦出口。俄罗斯农业部副部长鲁特(OksanaLut)对此表示,今年二季度的小麦出口配额将在5月中旬提早耗尽,因此,一旦出口配额用完,将暂停谷物出口,直至7月1日,也就是第三季度新的配额开始之际(再出口)。
俄罗斯方面给出的理由是,一方面国内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另一方面,疫情导致的隔离政策对农业耕作产生了极大影响。俄罗斯是近来因疫情暂停或限制相关农产品出口的国家之一。
在21日晚结束的二十国集团(G20)农业部长临时电视电话会议上,如何确保粮食安全及粮食供应链稳定等问题,成为当前国际社会急需解决的议题。
21日会后发布的公报显示,G20承诺密切合作,并采取具体行动维护全球粮食安全,努力确保粮食和农产品的持续流通。G20农业部长一致同意,将防止对粮食和农产品出口采取任何不合理的限制性措施,指出这些措施可能导致国际市场的价格过度波动,并威胁世界相当一部分人口,特别是原本就面临着粮食短缺的群体的粮食安全。
对此,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朱杰进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对公报的结果还是有点遗憾。在他看来,G20目前还是未能缓解各国在粮食供给领域“各自为阵”这一问题上采取实实在在的措施。
朱杰进认为,G20后续在粮食安全、卫生医疗领域方面的合作可能更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