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平凡的世界》是以中国上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纷,以孙家两兄弟为主线,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许多普通人的生活现状,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历史时代进步过程中的艰难曲折。
按路遥的说法是,他实际刻画了三条线,一是孙少安作为普通农村人,顺应农村改革发展,脚踏实地,发家致富;二是孙少平作为当时萌发进取精神的学生,一心想要到外面大世界闯荡,奋斗不止;三是田福军作为农村出来的政治家,一步步地走上官场的顶端,为官清廉,勤政为民。
甚至可以这样理解:田福军就是整个官场矛盾的中心,通过他失意到升迁的历程,将同时期中国政坛的风云变幻和政策的大变革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平凡的世界》里,田晓霞是年轻一辈的完美代表,那田福军就是父辈里的完美代表。对待子女辈,他从来都是平易近人,从不摆官架子;官场上,他一心为民,德才兼备,有能力也有魄力。
田福军在生活里的那些事
1、平易近人地待旁系子弟
当他们走到县革委会大门口的时候,迎面碰上了回家的田主任。少平认识润叶她二爸——他有时路过常回村子里来。“你还没吃饭哩?”润叶问她二爸。“那好。常来啊……”田主任竟然伸出了手要和少平握手。
这是田福军的第一次出场。
他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偶然碰到了润叶带来家里的同村后生少平,身为主任的田福军,对待这个穿着不怎么体面的后生,丝毫没有看不起的意思,竟还主动伸手要与少平握手,着实把少平吓了一跳。
也许与人握手是田福军在官场上习惯性的动作,但他能坚持与少平握手说明他并没有以貌取人,他还是蛮平易近人的。
田主任给少安倒了一杯茶水,又给他递上一根纸烟,并且亲自把打火机打着,伸到他面前。
田福军的第二次出场,是少安因为姐夫王满银的事来寻找他的帮助。
田福军不仅爽快地答应了帮忙,还问了少安一些关于农民吃粮的事。
耿直的少安有话都直说了,身为政治家的田福军很是欣赏这个有头脑的年轻人,对他毫不吝啬地进行夸奖。
田福军虽然是双水村出来的,但他因为身居要职的关系,与双水村得保持一定的距离,所以在书里他与自己的大哥田福堂也从未同桌吃过饭。
可是田福军却把田福堂的女儿润叶当成了自己的亲生女儿对待,润叶在二爸家里居住了十几年。
在她的心中,她最尊敬和爱戴的就是二爸。他爱护她,供她上学,又给她找了工作。平时,就是买一毛钱的水果糖,也是给她和晓霞各分一半……
即使田福军自己也可能知道如果润叶能嫁给李向前,那对他政治上也会有帮助,但他从来没有想过,因为他确实把润叶当成女儿对待了,他希望她能过得幸福。
所以当得知妻子爱云拼命撮合成功了润叶嫁给李向前时,田福军是很生气的,但他又是无可奈何的。
后来,李向前因车祸失去双腿,润叶回心转意地照顾李向前,田福军也是很心疼这个侄女。
医院回家的路上,想了很多,想了润叶小时候的事情,也想到了润叶当下的处境,他像个父亲一样心疼她心疼得眼泪都要流下来了。
2、言传身教地待子女
言传身教这句话用在田福军对儿子田晓晨与女儿田晓霞的教育上再适合不过了。
田晓晨和田晓霞都是爱看书、爱学习、有孝心、思想独立、正直善良的人,这些都离不开父亲田福军的耳濡目染。
虽然田福军也曾为儿女的鲜明性格和炽热情感感到忧愁,烦恼他们将来该找什么样的工作。
可当田晓霞凭实力当上了省报记者时,他感到高兴的同时也觉得庆幸,这份工作非常适合女儿的性格。
老丈人每年的生日,在田福军家里就是一件大事。老人年纪大了,又很孤单,一家人借此专为他热闹一番,老汉心里也高兴。田福军常忙得顾不上吃饭,更不用说做饭了,平时不是他爱人做,就是他侄女润叶做。但老丈人过生日的菜,他年年都要亲自上手。他过去学着做过几样菜,还比较拿手,另一方面,也表示了他对丈人生日的重视。
田福军是一个很孝顺的人,他对老丈人很上心。怕老丈人退休后,一个人过于孤单,就把老丈人接过来和他们一起住。每年老丈人过生日,他再怎么忙,也都会亲自下厨,聊表孝心。
一对儿女也继承了他这些优良的传统。
当老丈人因黑猫去世后特别伤心时,细心的晓霞重新给姥爷买了只小黑猫,以抚平他的心伤。
当田福军去省城工作后,儿子晓晨怕招待所的热水不够,还贴心地为他买了一个烧水的电热杯。
女儿晓霞的牺牲,对田福军来说打击是巨大的,当他接到那一通电话时,他犹如被五雷轰顶。
他的妻子也是伤心欲绝。而他不仅要承受失女之痛,还有处理一大堆的政务,另外还有安慰好妻子。
他对于女儿喜欢上煤矿小子的事情并不生气,相反他表示理解与感谢。这是一个很开明、懂事理的好父亲。
他说着,猛然转过身来,两眼含满泪水,“不过,孩子,我自己更为欣慰的是,在她活着的时候,你曾给过她爱情的满足。我从她的日记里知道了这一点。是的,没有什么比这更能安慰我的痛苦了。孩子,我深深地感激你!”
儿子晓晨为了能够缓解父母的伤心,与未婚妻总是贴心地陪伴着。
这就是田福军教养出来的一对好女儿。
想必,田福军会为他的儿女感到骄傲,而他的儿女也会为他们的父亲感到自豪。
田福军在官场上的那些事
田福军在《平凡的世界》里的大致官路历程:
年转到黄原行署财经委员会当干事,不久又提拔为专署统计科科长。
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学农业统计专业。曾被中央农业部看中,但他还是回到了黄原地区。
年到年,他先后任专署办公室主任、地委农工部长、地委秘书长兼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等职。
从年到年,他基本上是挨批斗,关牛棚。
年到年,任中共原西县委常委,县革委会第一副主任。
年1月,任黄原地区防疫站副主任。
年到年6月,任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清查委员。
年6月到年10月,任黄原地委第一副书记,行政公署专员。
年10月到年7月,任黄原地委书记。
1、一心为民的政治理念
无论身居何职,田福军的心中始终都装着百姓。
当初中央农业部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可他却一心只想回到黄原,为黄原的建设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在中国的农业还是集体制时,他就为农民吃不饱而担忧,所以当孙少安向他提出“在种庄稼的事情上不要管农民”的建议时,他是赞许的,他的行动也是切实的。
他审时度势,以大无畏的精神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
可怕的是,他在工作上面临巨大困难的同时,又遭受了失去女儿的沉重打击。啊,那一月之间,他的头发就白了三分之二!正是带着这样沉重的压力和心灵伤痛,他开始领导这个城市刷新它的面貌。
当他为黄原市市委书记时,聪明的他知道从一座城市的风貌开始捉起,于是他大力整顿城市的清洁卫生,并从自身做起。
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