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越变越明
关于甲状腺结节,早在年,医院的专家团队就已经确认:良性甲状腺结节几乎不会癌变(相关阅读:已确认,良性甲状腺结节不会癌变!),使得甲状腺疾病患者不再“谈癌色变”。然而在临床诊疗中,要求对自己的结节进行筛查以求安心的患者总是层出不穷,出于对患者的尊重以及负责,我们是不是应该预防性地推荐患者进行筛查呢?每个内分泌医生都可能面对这个问题。8月21-24日,内分泌领域的年度学术盛典——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内分泌学学术会议(CSE)在江城呼武汉举行,大会上,医院的周翔海教授和来自上海交通大医院的王曙教授对此进行了精彩的辩论。正方
反指南,要筛查
本次周翔海教授带来的观点是:甲状腺结节应该常规筛查!周教授从以下几个部分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虽然在现行的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的多项诊疗指南中,并没有指南明确推荐对无症状或低风险成年人进行常规的甲状腺结节或甲状腺癌的常规筛查,但这是存在争议的。周翔海教授以设问的形式展开自己的论述:“具有什么样特征的疾病应该常规筛查?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具备这些特征吗?”
对于慢性疾病来说,流行病学早有论证:早期发病率较高的疾病、死亡率较高的疾病、具有有效的筛查方式并且与晚期治疗相比,早期治疗更加能够改善临床结局,那就应该筛查。
而对于肿瘤来说,早期高发的、侵袭性和复发率高的、具有有效筛查手段的以及早期治疗能够改善临床结局的都应该进行常规筛查。
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显然是符合上述特征的。-纳入1.5万人(年龄15-92岁)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甲状腺结节在成年人中的患病率是12.8%(以超声直径>5mm为诊断标准),而在-年在华东地区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中显示:如果以超声直径>2mm作为诊断标准,在大于18岁的成年人中,有50.2%的人具有甲状腺结节。另一方面,以往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病率的升高往往被归因于筛查频率增高(但筛查出的癌变往往都是微小的),但美国-年一项基于发病率的死亡率调研中显示各种大小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甚至是区域性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病率都发生了升高,因此近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的升高并不能用“筛查增加”来一言以蔽之。而正如我们临床中所见到的那样,如果使用超声进行筛查,无论是对于甲状腺癌,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图源:讲者PPT
而从早期干预的获益当中来看,虽然现在并没有明确的研究表明早期干预能够给甲状腺癌带来更多临床获益。但在现有的临床研究中,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观察组(不干预)5年和10年分别有3.9%和6.8%进展为临床肿瘤,这提示我们,临床干预或许有必要及早进行。因此,正方观点是:现在说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不需要常规筛查还言之尚早,早期干预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是否能够比晚期干预更加获益这个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反方
撑指南,不筛查!
来自医院的王曙教授则持反方观点:甲状腺癌和甲状腺结节不需要常规筛查。王曙教授首先提出了甲状腺癌正在被过度诊断的概念。他指出,虽然在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出现了显著增加,但甲状腺癌的死亡率却相对稳定,这提示,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高很可能是过度诊断带来的。接下来,他从两个观点论述了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不需要筛查的原因:
绝大多数甲状腺结节为良性,且预后良好。筛查出来反而加重患者的心理压力和医疗负担,同时还容易带来过度医疗(检查、穿刺、过度干预)的问题。
图源:讲者PPT
同时王曙教授还补充道:医院的研究团队针对既有良性甲状腺结节又有甲状腺癌的患者,分析了腺组织、甲状腺癌和良性甲状腺癌的起源,发现良性结节和甲状腺癌的起源并不一致,“就像圣女果不能长成大番茄,良性组织也不会长成恶性癌”王曙教授举例道。因此,针对良性结节的筛查是没有必要的。
那么对于恶性结节呢?王曙教授同样认为不需要筛查,
即使恶性结节被漏诊,但漏诊的风险是可控的。
一方面,甲状腺癌的总体预后良好:死亡率约0.5/10万人、5年生存率约98.1%;另一方面,甲状腺癌相对惰性,终生带癌生存率高:美国、日本、加拿大、波兰、芬兰、哥伦比亚等国尸检资料荟萃分析发现,生前未发现的乳头状甲状腺癌患病率高达1%-35.6%。平均为11.5%。
图源:讲者PPT
而日本kuma医院的研究也显示切除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灶的患者和仅随访患者的预后并没有显著差异,且甲状腺癌的进展与患者年龄相关。
综上所述,反方观点认为,就目前的证据来看,甲状腺结节以及甲状腺癌的筛查是没有必要的。
文末调研
真理越辩越明,两位教授的发言都非常精彩,对于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要不要常规筛查的问题,屏幕前的你是怎么看待的呢?
本文首发: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本文作者:妮娜
审核人:主治医师徐乃佳
责编:梁慧楠
版权申明
本文为医学界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End-
我就知道你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