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医院超声科
甲状腺髓样癌(MTC)起源于甲状腺滤泡旁C细胞的恶性肿瘤,可分泌降钙素,根据遗传学特征,分为散发型和遗传型(合并多发性内分泌肿瘤),散发型多见,髓样癌在甲状腺恶性肿瘤中比较少见,但是死亡率相对乳头状癌高的多,容易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并不少见,是一种诊断困难、进展迅速、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散发型女性相对多见,年龄50岁左右常见;家族性髓样癌的发病年龄相对较轻,多表现为其它内分泌肿瘤的表现(嗜铬细胞瘤或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
超声仍然是甲状腺肿瘤的首选检查手段,由于乳头状癌常见,因此目前超声评价甲状腺恶性肿瘤的指标基本是基于乳头状癌的表现,但是髓样癌与乳头状癌的表现却不一样,甚至类似良性肿瘤,易出现误诊,目前超声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准确率基本达80%左右,甚至更高,但是对髓样癌诊断准确率却比较低。
超声表现:
1、由于髓样癌起源于甲状腺C细胞(主要位于甲状腺中上部),因此髓样癌病灶多位于甲状腺中上部,散发型一般单发,遗传型髓样癌一般多发,可双侧,具有家族史。
2、髓样癌大部分边界清,与乳头状癌明显不同,容误诊为良性肿瘤,在整体边界清楚的情况下,要注意寻找局部边界不清;周围一般无声晕。
3、纵横比1是诊断恶性肿瘤特异性很高指标,这可能主要是基于常见微小乳头状癌总结出来的,但是对于髓样癌并不适用,髓样癌大部分呈类圆形,纵横比≤1。
4、由于恶性程度高,髓样癌病灶一般比乳头状癌大的多,平均2公分左右。
5、髓样癌一般呈低回声,部分为极低回声,回声一般比滤泡性肿瘤低,比乳头状癌高(极低回声:回声低于颈前肌肉;低回声:回声介于甲状腺腺体与颈前肌肉回声之间;等回声:类似甲状腺;高回声:高于甲状腺)。
6、髓样癌回声一般比较均匀,1/5左右的病灶内可出现小片状无回声区(病理在一部分的MTC内可见到少量黏液分布),与良性结节坏死、出血形成的较大片无回声明显不同,囊性变的出现几率高于PTC。
7、50%左右的髓样癌会出现钙化,钙化的表现形式多样(粗大钙化和微钙化均可出现),钙化一般更密集粗糙。
8、CDFI:血流丰富且不规则,与滤泡性肿瘤环状血流不同(周边环绕且血管走形规则,),髓样癌一般内部血流丰富,且不规则,周边环绕血流不会超过肿块的一半。
9、髓样癌更容易发生早期颈部淋巴结转移,高度怀疑为恶性淋巴结的超声表现:内部出现微钙化;部分呈囊性变;周边散在血流信号增加;淋巴结内出现类似甲状腺腺体回声的高回声。髓样癌转移淋巴结内的钙化以粗大钙化为主,与PTC淋巴结转移的微小钙化不同;髓样癌转移淋巴结的回声一般低于PTC的淋巴结转移,很少出现囊性变。
10、FNA是目前诊断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最重要方法,但是对髓样癌的诊断准确率却较低。
总结:甲状腺髓样癌一般位于腺体的中上部,边界清,呈类圆形,纵横比≤1、均匀的低回声、钙化多样,内部血流丰富、杂乱,周边不完整血流信号环绕,常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注意颈部淋巴结的扫查可以协助诊断。需要结合降钙素的测定(降钙素存在于95%的MTC细胞中),有助于发现小的早期MTC。
男60岁,甲状腺右叶见巨大低回声(低于甲状腺高于肌肉),边界清,类圆形,回声均匀,见微小无回声区(与良性肿瘤的大片无回声不同),周围无低回声晕,血流丰富、杂乱,周边不完整血流环绕(与滤泡性肿瘤的晕环及环状血流不同),术后病理证实髓样癌。
女61岁,甲状腺右叶中部小低回声,边界清(注意右下角局部边界不清),类圆形,回声均匀,周围无低回声晕,虽然肿块较小,但是内部血流丰富、杂乱(与微小乳头状癌明显不同),术后病理证实髓样癌。
男49岁,甲状腺右叶中部较小低回声,边界模糊,类圆形,实性部分回声均匀,周围无低回声晕,粗大钙化和微钙化均有,钙化密集,虽然肿块较小,但是内部血流丰富、杂乱(与微小乳头状癌明显不同),术后病理证实髓样癌。
欢迎阅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