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看了几百份保单后,我要来谈谈香港保险
TUhjnbcbe - 2021/1/25 11:55:00

在过去几年,去香港买保险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很多人千里迢迢来到香港,只为购买一份保险。

虽然从保费规模来讲,内地居民赴港投保呈现明显的下降,但是还是有的朋友会好奇,香港保险到底好不好,应不应该买一份?

今天深蓝君就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案例,谈谈香港保险的问题,主要内容如下:

香港保险的本质是什么,这个要知道!

香港保险好在哪,有什么优势和不足?

谁适合香港保险,到底应该怎么买?

一、买香港保险前,这个要知道:

以深圳为例,通关到香港也就是十几分钟的事情,所以很多身边的朋友平时会去香港购物,为了孩子去香港买奶粉、尿不湿等母婴用品,甚至连酱油都要去香港买。

其实上面这些物品,深蓝君都是买过的....理由很简单,香港的食品安全标准严格,很多供港的奶源、食材都会好很多,而且安全系数更高一些,并且用港币结算还相当于打了8折,何乐而不为呢?

很多人会很自然地想到,那到香港买保险会不会更好呢?加上漫天飞舞的软文,身边朋友的推荐,很多人自然也动了去香港买保险的心思。

先不谈好不好的结论问题,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虽然走在香港街头感觉跟内地其他城市没什么不同,但无论从经济结构还是政治制度,香港和内地都有极大的不同,随便举几个例子:

法律差异:香港是英美法系,内地是大陆法系,我们所有对于法律的常识和想象,可能在香港都是不适用的,比如法官头上的白色发套,和动辄上千港币按小时计价的律师费用;

医疗差异:香港医生年收入过百万是很容易的,私立诊所非常多,而国内医保制度和医疗体系,更好地满足了普通百姓的就医需求;

金融差异:香港是资本主义社会,港币是和美元挂钩的,企业财团能量极大,金融监管和内地存在根本的不同。

上面铺垫了这么多,深蓝君想说的是,保险是一项融合了法律、医学的金融产品,和买手机、尿不湿有着本质的区别。

选择了香港保险,就只是处于另外一个法律环境下,签订了一份金融产品合同,仅此而已。

二、香港保险,都有哪些优点?

正是由于香港的经济环境、法律框架和内地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香港保险相对于内地有很多优点:

1、重疾险保费便宜:

由于香港的人均寿命更长,所以死亡率、重疾险发生率都会比内地更低,所以香港重疾险产品定价会有优势,也就是说保费会更便宜。

在《癌症多次赔付重疾,哪款好?香港保险值得买吗?》一文中,深蓝君进行了产品对比,相同保额的重疾险,保障接近的情况下,港险普遍比内地的老牌公司(例如平安和新华)要便宜,但是对比一些新兴的公司(例如天安和工银安盛)要贵,并不能一刀切的就说香港保险就是便宜。

2、重疾险存在分红:

我们知道国内的重疾险保额都是恒定的,买了50万保额几十年后还是50万,但是香港大部分重疾险都是有分红功能。虽然分红同样是不保证的,但是购买50万保额,几十年后,保额是有机会增长到70万的,这是香港重疾险非常吸引人的地方。

3、差异化定价:

香港的保费会区分吸烟和不吸烟,所以如果不吸烟的人购买香港保险,会比吸烟人群便宜20%左右,这就是身体健康最直接的优势。

4、部分病种理赔宽泛:

为了规范市场,内地前25种高发重疾的定义和赔付条件都是行业统一的,是由保险行业协会和保险医师协会统一定义的,各家都一样,保险公司想改也改不了。

不过香港每家公司的疾病定义和赔付条件都可以由公司自己制定,所以自然会出现一些病种,香港的疾病定义和理赔条件宽松。

比较典型的就是脑中风后遗症,内地要求在确诊天后仍然留下神经系统的永久性功能障碍,而港险一般不会要求天,有的是几个星期,甚至有的是24小时。

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一些病种国内的理赔也会更加有优势,总体来讲对于高发的十几种重疾来讲,内地同香港疾病定义差异并不大。通过1-2个例子,然后一刀切地说香港重疾理赔更宽泛,我觉得是不合适的。

5、美元计价:

除了上面产品上的优势,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人民币、港币、美元可以自由兑换。很多保单都是以美元计价的,所以很多高净值的人群会选择理财型保险,作为美元资产配置的首选。

上面就是深蓝君总结的几条,普通人最容易想到的优点,对于普通的人来讲,的确有着不小的吸引力。

三、香港保险,都有哪些不足?

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需要理性看待这个世界,没有完美的人,自然也就没有完美的保险。由于香港独特的市场环境,有明显的优势,就一定会有明显的不足。

1、关于拒赔:

以我们对国人的了解,很多人就算体检了,体检报告根本就不看,而且也看不懂。目前国内一些代理人不太专业,对健康告知不太重视,一些极端的情况,有的销售人员说只要没住过院,健康告知都可以填否。

这种情况下,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国内的两年不可抗辩条款是非常适合目前市场的,也是对消费者的保护。即便客户当时因为疏忽大意没有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保险公司也必须承担赔付责任,不得解除合同或拒赔。(点击查看国内诉讼案例)

反观香港市场,很多业内人士指出,用户在告知的时候更加接近无限告知,所有的重要事实都是需要告知。

而且香港重疾险遵循的是最高诚信原则,不可抗辩条款跟国内的用法根本就不同,所以近期深蓝君也遇到了多个由于甲状腺结节未如实告知,购买香港保险后被拒赔的案例。

举个例子,就算小A同学由于疏忽大意,忘记告知甲状腺结节,如果不幸罹患胃癌,在香港是有很大概率拒赔的,而这种情况下,在国内基本不会出现拒赔的情况。

2、关于理赔时效:

深蓝君已经接触了几个案例,在香港理赔用了3-6个月的时间才出结论,而国内是条款规定30日内保险公司一定要出理赔结果,从这个角度上来讲,由于保险公司在国内受到强监管,所以会更加规范和人性化。

当然3个月才出理赔结论的,这个肯定是个案,并不能代表全部情况,不过还是有这种情况发生的。

3、关于癌症

我们知道癌症大约占到保险公司70%的理赔数量,所以

1
查看完整版本: 看了几百份保单后,我要来谈谈香港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