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符合幼儿期特点的是
A.语言思维和应人应物能力发展迅速
B.体格生长发育速度最快
C.不易发生营养缺乏和腹泻病
D.免疫力增强,传染病发生率低
E.识别危险的能力较强
2.胎儿期是指
A.从受精卵开始约为38周
B.从受精卵开始约为40周
C.从受精卵开始约为42周
D.从末次月经第一日算起为43周
E.从末次月经第一日算起为44周
3.胚胎期是指受孕后的
A.8周以内
B.9周以内
C.10周以内
D.11周以内
E.12周以内
4.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不包括
A.连续性、非均匀性、阶段性
B.自下而上
C.个体差异
D.两个发育高峰期
E.各器官、系统发育不平衡
5.乳牙开始萌出的月龄是
A.3~4个月
B.4~10个月
C.10~12个月
D.12~15个月
E.15~18个月
6.新生儿出生时的头围约
A.35cm
B.34cm
C.30cm
D.25cm
E.55cm
7.正常小儿后囟闭合的时间一般于生后
A.3~5周
B.6~8周
C.9~11周
D.12~14周
E.15~18周
8.8个月小婴儿的标准体重是
A.6kg
B.7kg
C.8kg
D.9kg
E.10kg
9.判断小儿体格发育最常用指标是
A.动作发育能力
B.语言发育程度
C.智能发育水平
D.神经反射发育
E.体重、身高、头围
10.小儿体格发育的两个高峰期是
A.婴儿期、学龄期
B.学龄前期、青春期
C.幼儿期、学龄期
D.婴儿期、青春期
E.新生儿期、学龄期
下滑查看答案1.符合幼儿期特点的是
A.语言思维和应人应物能力发展迅速
B.体格生长发育速度最快
C.不易发生营养缺乏和腹泻病
D.免疫力增强,传染病发生率低
E.识别危险的能力较强
A
幼儿期指1周岁至满3周岁之前。此期小儿体格发育较前稍减慢(B),智能发育迅速,活动范围渐广,与周围环境接触增多,语音和运动功能发展迅速(A)。但识别危险的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不足,发生意外伤害率很高(E)。由于乳牙萌出和断奶后食物种类的转换,故应加强断奶后的营养和喂养指导(C)。又由于自身免疫力较低,而与外界接触日益增多,故仍应重视传染病等预防工作(D)。
2.胎儿期是指
A.从受精卵开始约为38周
B.从受精卵开始约为40周
C.从受精卵开始约为42周
D.从末次月经第一日算起为43周
E.从末次月经第一日算起为44周
B
从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开始至胎儿出生为止,约40周(天)。特点:①胎儿期完全依赖母体而生存;②孕母的健康对胎儿的存活与生长发育有直接影响。母亲的健康状况、情绪、理化因素的刺激,生活工作条件、营养和卫生环境以及疾病、用药等因素都直接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并可导致死胎、流产、早产或先天畸形的严重后果。③最初12周(胚胎期,妊娠早期)是器官原基分化的关键时期,易受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流产、先天畸形、遗传性疾病或宫内发育不良。
3.胚胎期是指受孕后的
A.8周以内
B.9周以内
C.10周以内
D.11周以内
E.12周以内
答案:A
解析:妊娠开始8周的孕体称为胚胎,是其主要器官结构完成分化的时期。自妊娠9周起成为胎儿,是其各器官进一步发育渐趋成熟时期。故选A。
4.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不包括
A.连续性、非均匀性、阶段性
B.自下而上
C.个体差异
D.两个发育高峰期
E.各器官、系统发育不平衡
B
小儿生长发育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是连续的、有阶段性的,存在个体差异,婴儿期和青春期是两个发育高峰期,各器官、系统发育不平衡。
5.乳牙开始萌出的月龄是
A.3~4个月
B.4~10个月
C.10~12个月
D.12~15个月
E.15~18个月
B
乳牙多于生后4~10个月开始萌出,如12个月后尚未出牙者可视为异常,3岁出齐。
6.新生儿出生时的头围约
A.35cm
B.34cm
C.30cm
D.25cm
E.55cm
B
出生时头围相对大,平均33~34cm。
7.正常小儿后囟闭合的时间一般于生后
A.3~5周
B.6~8周
C.9~11周
D.12~14周
E.15~18周
B
后囟门一般于生后6~8周时闭合。颅骨缝一般于生后3~4个月时闭合。
8.8个月小婴儿的标准体重是
A.6kg
B.7kg
C.8kg
D.9kg
E.10kg
标准答案:C
解析:7~12个月龄婴儿体重的计算公式是6+月龄×0.25(kg)。
9.判断小儿体格发育最常用指标是
A.动作发育能力
B.语言发育程度
C.智能发育水平
D.神经反射发育
E.体重、身高、头围
答案:E
解析:小儿体格发育评价内容为小儿发育水平、生长速度和匀称性。发育水平包括所有单项体格生长指标,如体重和身高等,生长速度以生长曲线表示最简单,匀称性包括体型匀称和身材匀称,常用身高与体重和坐高与身高的比值表示,故判断小儿体格发育最常用指标是体重、身高、头围,故选E。
10.小儿体格发育的两个高峰期是
A.婴儿期、学龄期
B.学龄前期、青春期
C.幼儿期、学龄期
D.婴儿期、青春期
E.新生儿期、学龄期
答案:D
解析:小儿体格发育是一连续的过程,又具有阶段性,具有两个生长高峰,分别是婴儿期和青春期,故选D。
1.正确的乳房检査方法是
A.以手掌放于乳房上轻轻按摩
B.四指并拢,用指腹平放于乳房上轻柔按摩
C.以示指先触到肿物,并仔细区別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D.以示指首先触摸是否有肿物存在,并注意是否活动
E.以手托起乳房,用另一手仔细触摸
2.乳痈最常见的病因是
A.肝郁胃热
B.乳汁郁积
C.阳明积热
D.乳头破损
E.感受外邪
3.乳癖的特点是
A.乳块肿痛,皮色微红,按后痛甚
B.乳块皮肉相连,溃破脓稀薄如痰
C.乳块呈卵圆形,表而光滑,推之活动
D.乳块质地较软,月经后缩小
E.肿块高低不平,质硬,推之不动
4.乳核的最好发年龄是
A.10~15岁
B.15~20岁
C.20~25岁
D.25~30岁
E.30~45岁
5.下列哪项不是乳岩肿块的特点
A.无痛无热
B.皮色不变
C.表面光滑
D.质地坚硬
E.推之不移
6.下列除哪项外,均可见于气瘿的临床表现
A.呼吸困难
B.吞咽不适
C.颈胸部青丝赤缕
D.面部潮红
E.声音撕哑
7.以下哪项不是肉瘿的特点
A.如肉之团
B.发展缓慢
C.柔韧而圆
D.漫肿质软
E.喉结一侧或两侧结块
8.石瘿相当于西医学的
A.甲状腺炎
B.甲状腺癌
C.甲状腺肿
D.甲状腺病
E.甲状腺瘤
9.患者,女,19岁。半月前无意中发现颈部粗大,无异常不适。颈部呈弥漫性肿大,边缘不清,皮色不变,无触痛,并可扪及数个大小不等的结节,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具体诊断是
A.气瘿
B.石瘿
C.肉瘿
D.瘿痈
E.颈痈
10.瘿痈患者,局部疼痛明显,伴恶寒发热,头痛口干,脉浮数。其辨证为
A.肝郁气滞证
B.风热痰凝证
C.血瘀化热证
D.痰瘀内结证
E.气滞痰凝证
下滑查看答案1.正确的乳房检査方法是
A.以手掌放于乳房上轻轻按摩
B.四指并拢,用指腹平放于乳房上轻柔按摩
C.以示指先触到肿物,并仔细区別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D.以示指首先触摸是否有肿物存在,并注意是否活动
E.以手托起乳房,用另一手仔细触摸
答案:B
触诊乳房时,应先检查健侧乳房,再检查患侧,以便对比。正确的检查方法是四指并拢,用指腹平放乳房上轻柔触摸,切勿用手指去抓捏,否则会将捏起的腺体组织错误地认为是乳腺肿块。其顺序是先触按整个乳房,然后按照一定次序触摸乳房的四个象限:内上、外上、外下、内下象限,继而触摸乳晕部分,注意有无血液从乳头溢出。最后触摸腋窝、锁骨下及锁骨上区域。选项B正确当选。
2.乳痈最常见的病因是
A.肝郁胃热
B.乳汁郁积
C.阳明积热
D.乳头破损
E.感受外邪
答案:B
乳痈的病因:乳汁郁积、肝郁胃热;感受外邪。其中乳汁郁积是最常见的病因。初产妇乳头破碎,或乳头畸形、凹陷,影响充分哺乳;或哺乳方法不当,或乳汁多而少饮,或断乳不当,均可导致乳汁郁积,乳络阻塞成块,郁久化热成痈肿。选项B正确当选。
3.乳癖的特点是
A.乳块肿痛,皮色微红,按后痛甚
B.乳块皮肉相连,溃破脓稀薄如痰
C.乳块呈卵圆形,表而光滑,推之活动
D.乳块质地较软,月经后缩小
E.肿块高低不平,质硬,推之不动
答案:C
乳癖是单侧或双侧乳房疼痛并出现肿块,乳痛和肿块与月经周期及情志变化密切相关。乳房肿块大小不等,形态不一,边界不清,质地不硬,活动度好,大多伴有压痛。选项C正确当选。
4.乳核的最好发年龄是
A.10~15岁
B.15~20岁
C.20~25岁
D.25~30岁
E.30~45岁
答案:C
乳核多发于20~25岁女性。乳房内出现肿块,常为单发性,或多个在单侧或双侧乳房内出现,乳房各个象限均可发生,而以外上象限较多见。选项C正确当选。
5.下列哪项不是乳岩肿块的特点
A.无痛无热
B.皮色不变
C.表面光滑
D.质地坚硬
E.推之不移
答案:C
乳岩特点是乳房部出现无痛、无热、皮色不变而质地坚硬的肿块,推之不移,表面不光滑,凹凸不平,或乳头溢血,晚期溃烂,凹如泛莲。选项C正确当选。
6.下列除哪项外,均可见于气瘿的临床表现
A.呼吸困难
B.吞咽不适
C.颈胸部青丝赤缕
D.面部潮红
E.声音撕哑
答案:D
气瘿大者可压迫气管影响呼吸;压迫颈深部大静脉出现颈部和胸前表浅静脉的明显扩张;压迫喉返神经可致声音嘶哑;压迫食管可致吞咽不适。选项B正确当选。
7.以下哪项不是肉瘿的特点
A.如肉之团
B.发展缓慢
C.柔韧而圆
D.漫肿质软
E.喉结一侧或两侧结块
答案:D
肉瘿的概念、特点:肉瘿是瘿病中较常见的一种,其临床特点是颈前喉结一侧或两侧结块,柔韧而圆,如肉之团,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发展缓慢。好发于青年女性及中年人。相当于西医的甲状腺腺瘤或囊肿,属甲状腺的良性肿瘤。选项D正确当选。
8.石瘿相当于西医学的
A.甲状腺炎
B.甲状腺癌
C.甲状腺肿
D.甲状腺病
E.甲状腺瘤
答案:B
瘿病坚硬如石不可移动者,称为石瘿。其特点是结喉两侧结块,坚硬如石,高低不平,推之不移。故《三因方》说:“坚硬不可移者,名曰石瘿。”好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相当于西医的甲状腺癌。选项B正确当选。
9.患者,女,19岁。半月前无意中发现颈部粗大,无异常不适。颈部呈弥漫性肿大,边缘不清,皮色不变,无触痛,并可扪及数个大小不等的结节,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具体诊断是
A.气瘿
B.石瘿
C.肉瘿
D.瘿痈
E.颈痈
答案:A
气瘿,肿块柔软无痛,可随喜怒而消长。石瘿,即甲状腺癌,特点是喉结两侧结块,坚硬如石,高低不平,推之不移。肉瘿,即甲状腺良性肿瘤,无痛,发展缓慢;随吞咽上下移动。瘿痈,喉结两侧肿块,色红灼热,疼痛肿胀,甚而化脓。颈痈,多见于儿童,冬春易发,初起时局部肿胀、灼热、疼痛而皮色不变,结块边界清楚,具有明显的风温外感症状,相当于颈部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选项A正确当选。
10.瘿痈患者,局部疼痛明显,伴恶寒发热,头痛口干,脉浮数。其辨证为
A.肝郁气滞证
B.风热痰凝证
C.血瘀化热证
D.痰瘀内结证
E.气滞痰凝证
答案:B
解析:瘿痈之风热痰凝证,证候:局部结块疼痛明显,伴恶寒发热、头痛、口渴、咽干,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
1.感染HBV后最早出现的血清学标志是
A.HBsAg
B.抗-HBs
C.HBeAg
D.抗-HBe
E.抗-HBc
2.下列HBV标志物,有保护作用的是
A.HBsAg
B.抗-HBs
C.HBeAg
D.抗-HBe
E.抗-HBc
3.不属于流感病毒性肺炎病理特征的是
A.黏膜下层灶性出血
B.气道内有血性分泌物
C.肺充血、水肿
D.基底膜病变坏死
E.支气管黏膜坏死
4.抗感染药物奥司他韦的作用机制是
A.抑制RNA聚合酶
B.阻滞离子通道M2
C.抑制血凝素
D.抑制神经氨酸酶
E.激活神经氨酸酶
5.下列关于流感与普通感冒相鉴别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流感起病更急
B.普通感冒多为散发
C.普通感冒不发热或低热
D.流感全身症状明显
E.流感咳嗽、咽痛等症状突出
6.下列有关人禽流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禽流感病毒引起
B.也可感染其他哺乳动物
C.12岁以下儿童多见
D.主要表现有高热、咳嗽、呼吸困难
E.预后极差
7.下列各项检查,属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确诊依据的是
A.血常规
B.肝功能
C.病毒分离
D.骨髓穿刺
E.胸部X线检查
8.HIV主要侵犯机体的部位是
A.神经系统
B.内分泌系统
C.呼吸系统
D.循环系统
E.免疫系统
9.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是
A.病犬
B.家猪
C.鼠类
D.患者
E.病禽
10.流行性出血热的“三痛”是
A.头痛、眼眶痛和腹痛
B.头痛、关节痛和腰痛
C.头痛、腓肠肌痛和腰痛
D.头痛、眼眶痛和腰痛
E.头痛、腹痛和腰痛
下滑查看答案1.感染HBV后最早出现的血清学标志是
A.HBsAg
B.抗-HBs
C.HBeAg
D.抗-HBe
E.抗-HBc
答案:A
HBsAg是感染HBV后最早出现的血清学标志,感染后4~7周血清中开始出现,而后出现ALT升高及症状、体征等。是HBV现症感染指标之一。选项A正确当选。
2.下列HBV标志物,有保护作用的是
A.HBsAg
B.抗-HBs
C.HBeAg
D.抗-HBe
E.抗-HBc
答案:B
解析:抗-HBs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在急性感染后期,HBsAg转阴后一段时间开始出现,在6~12个月内逐步上升至髙峰,可持续多年,但滴度会逐步下降。约半数病例抗-HBs在HBsAg转阴后数月才可检出;少部分病例HBsAg转阴后始终不产生抗-HBs。抗-HBs阳性表示对HBV有免疫力,见于乙型肝炎恢复期、既往感染及乙肝疫苗接种后。
3.不属于流感病毒性肺炎病理特征的是
A.黏膜下层灶性出血
B.气道内有血性分泌物
C.肺充血、水肿
D.基底膜病变坏死
E.支气管黏膜坏死
答案:D
流感病毒性肺炎的病理特征为肺充血、水肿,支气管黏膜坏死,气道内有血性分泌物,黏膜下层灶性出血,肺泡内含有渗液,严重时有肺透明膜形成。选项D正确当选。
4.抗感染药物奥司他韦的作用机制是
A.抑制RNA聚合酶
B.阻滞离子通道M2
C.抑制血凝素
D.抑制神经氨酸酶
E.激活神经氨酸酶
答案:D
奥司他韦是目前最为理想的抗病毒药,发病初期使用,能特异性抑制甲、乙型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从而抑制病毒的释放。选项D正确当选。
5.下列关于流感与普通感冒相鉴别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流感起病更急
B.普通感冒多为散发
C.普通感冒不发热或低热
D.流感全身症状明显
E.流感咳嗽、咽痛等症状突出
答案:E
解析:普通感冒多为散发,起病较慢,可由多种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除流行病学资料外,通常流感全身症状比普通感冒重,而普通感冒呼吸道局部症状更突出。
6.下列有关人禽流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禽流感病毒引起
B.也可感染其他哺乳动物
C.12岁以下儿童多见
D.主要表现有高热、咳嗽、呼吸困难
E.预后极差
答案:C
解析:易感人群人类对禽流感病毒普遍不易感,缺乏免疫力。发病与年龄、性别无关,12岁以下的儿童病情重。
7.下列各项检查,属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确诊依据的是
A.血常规
B.肝功能
C.病毒分离
D.骨髓穿刺
E.胸部X线检查
答案:C
临床诊断病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特定病毒或采用RT-PCR检测到禽流感病毒基因,且发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禽流感病毒抗体滴度4倍或以上升高。选项C正确当选。
8.HIV主要侵犯机体的部位是
A.神经系统
B.内分泌系统
C.呼吸系统
D.循环系统
E.免疫系统
答案:E
解析: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以侵犯辅助性T淋巴细胞为主,造成细胞免疫功能缺损为基本特征的传染性疾病,最后继发各种严重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
9.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是
A.病犬
B.家猪
C.鼠类
D.患者
E.病禽
答案:C
汉坦病毒具有多宿主性和动物源性,其中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在我国是黑线姬鼠(野鼠型)、褐家鼠(家鼠型)。虽然患者早期血、尿中携带病毒,但人不是主要的传染源。选项C正确当选。
10.流行性出血热的“三痛”是
A.头痛、眼眶痛和腹痛
B.头痛、关节痛和腰痛
C.头痛、腓肠肌痛和腰痛
D.头痛、眼眶痛和腰痛
E.头痛、腹痛和腰痛
答案:D
流行性出血热起病急骤,突然畏寒、发热,同时出现全身中毒症状,高度乏力,周身酸痛,常有典型的“三痛”,即头痛、眼眶痛和腰痛,常伴较突出的胃肠道症状。选项D正确当选。
1.心衰一般治疗措施包括()。
A.维持水盐平衡
B.适当运动
C.积极控制心律失常
D.避免使用负性肌力药
E.以上均是
2.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症状加重的最常见诱因是()。
A.过度劳累
B.摄入液体过多
C.心肌缺血
D.室性期前收缩
E.呼吸道感染
3.慢性心功能不全病最常见的诱因是()。
A.肺动脉栓塞、心律失常
B.感染
C.妊娠、感染
D.贫血、心律失常
E.输液过量、过快
4.哌唑嗪的不良反应可表现为()。
A.低血钾
B.消化性溃疡
C.水、钠潴留
D.粒细胞减少
E.体位性低血压
5.引起左心室后负荷增高的主要因素是()。
A.肺循环高压
B.体循环高压
C.回心血量增加
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血细胞比容增大
6.慢性心力衰竭时推荐使用的β受体阻滞剂是()。
A.所有已上市的β受体阻滞剂
B.美托洛尔
C.阿替洛尔
D.普萘洛尔
E.吲哚洛尔
7.对未经治疗的患者,以下检查项目,哪项结果正常时最有助于排除心力衰竭()。
A.心电图
B.胸部X线检查
C.冠状动脉造影
D.血浆心钠肽水平
E.血浆肌钙蛋白水平
8.关于无症状性心衰,下列哪项正确()。
A.左室已有功能下降,LVEF<50%,有神经内分泌激活
B.左室已有功能下降,LVEF>50%,有神经内分泌激活
C.左室已有功能下降,LVEF<50%,无神经内分泌激活
D.左室已有功能下降,LVEF>50%,无神经内分泌激活
E.此为一短暂的代偿过程
9.右心衰竭体循环瘀血的表现是()。
A.端坐呼吸
B.心源性哮喘
C.劳力性呼吸困难
D.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E.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
10.Killip分级,心功能Ⅱ级指()。
A.未闻及肺部啰音和第三心音
B.肺部有啰音,但啰音的范围小于1/2肺野
C.肺部有啰音,且啰音的范围大于1/2肺野
D.肺部可闻及散在的哮鸣音
E.血压<70/40mmHg
下滑查看答案1.心衰一般治疗措施包括()。
A.维持水盐平衡
B.适当运动
C.积极控制心律失常
D.避免使用负性肌力药
E.以上均是
E
一般措施:①维持水盐平衡。②适当运动。③积极控制心律失常,房颤高危患者须抗凝治疗。④冠心病患者有适应证的进行血运重建。⑤避使用负性肌力药。
2.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症状加重的最常见诱因是()。
A.过度劳累
B.摄入液体过多
C.心肌缺血
D.室性期前收缩
E.呼吸道感染
E
慢性心力衰竭的急性发作常与诱发因素有关,包括感染为常见诱因,呼吸道感染居首位,特别是肺部感染、心律失常、肺栓塞、劳力过度、妊娠和分娩、贫血与出血,其他主要包括输血输液过多或过快,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洋地黄过量,利尿过度,心脏抑制药物和抗心律失常药物及皮质激素类药物引起水钠潴留等。其中,感染以呼吸道感染最多见(E对),故本题选E。
3.慢性心功能不全病最常见的诱因是()。
A.肺动脉栓塞、心律失常
B.感染
C.妊娠、感染
D.贫血、心律失常
E.输液过量、过快
B
慢性心功能不全病最常见的诱因是感染(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最重要的诱因)、心律失常(如房颤是器质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也是诱发心衰的最重要因素)。
4.哌唑嗪的不良反应可表现为()。
A.低血钾
B.消化性溃疡
C.水、钠潴留
D.粒细胞减少
E.体位性低血压
E
哌唑嗪为α1受体拮抗药,可使容量血管和阻力血管扩张,从而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使血压下降。主要不良反应为严重的直立性低血压、头痛、心悸、口干、鼻塞、性功能障碍、乏力等。
5.引起左心室后负荷增高的主要因素是()。
A.肺循环高压
B.体循环高压
C.回心血量增加
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血细胞比容增大
B
对心室而言,大动脉压起着后负荷的作用。如果动脉压增高,体循环高压增加左心室后负荷。
6.慢性心力衰竭时推荐使用的β受体阻滞剂是()。
A.所有已上市的β受体阻滞剂
B.美托洛尔
C.阿替洛尔
D.普萘洛尔
E.吲哚洛尔
B
可用于心力衰竭治疗β受体阻滞剂主要有比索洛尔、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三种。美托洛尔选择性阻滞β2受体而无血管扩张作用,应用美托洛尔治疗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不仅可以耐受用药,还可明显提高运动耐量,降低死亡率。
7.对未经治疗的患者,以下检查项目,哪项结果正常时最有助于排除心力衰竭()。
A.心电图
B.胸部X线检查
C.冠状动脉造影
D.血浆心钠肽水平
E.血浆肌钙蛋白水平
D
血浆心钠肽水平可作为评定心衰进程和判断预后的指标。血浆心钠肽主要存在于心房和心室肌内,心力衰竭时,心房、室壁张力增加,心钠肽分泌增加,其增高的程度与心衰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
8.关于无症状性心衰,下列哪项正确()。
A.左室已有功能下降,LVEF<50%,有神经内分泌激活
B.左室已有功能下降,LVEF>50%,有神经内分泌激活
C.左室已有功能下降,LVEF<50%,无神经内分泌激活
D.左室已有功能下降,LVEF>50%,无神经内分泌激活
E.此为一短暂的代偿过程
A
无症状心力衰竭,体力活动不受限制,日常生活不引起心功能不全的表现,这是由于心脏功能代偿调节的结果,在调节机制中,有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的活动,使心率增快,收缩加强,心排出量恢复,使LVEF<50%(A对),故本题选A。
9.右心衰竭体循环瘀血的表现是()。
A.端坐呼吸
B.心源性哮喘
C.劳力性呼吸困难
D.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E.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
E
①右心衰竭体循环瘀血的典型表现是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②右心衰竭的所有症状和体征由体循环疲血引起,如双下肢对称性水肿、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等,故本题选E。②端坐呼吸、心源性哮喘、劳力性呼吸困难和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属于左心衰竭的症状。
10.Killip分级,心功能Ⅱ级指()。
A.未闻及肺部啰音和第三心音
B.肺部有啰音,但啰音的范围小于1/2肺野
C.肺部有啰音,且啰音的范围大于1/2肺野
D.肺部可闻及散在的哮鸣音
E.血压<70/40mmHg
B
Killip分级方法:Ⅰ级是指急性心肌梗死无心力衰竭;Ⅱ级指有左心衰竭,肺啰音范围小于两肺野的50%;Ⅲ级有急性肺水肿,全肺大、小、干、湿啰音;Ⅳ级为心源性休克等不同程度或阶段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李老师
董老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