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的王阿姨患有甲状腺结节,还伴有主动脉瓣狭窄,每年都很注重体检。但最近一次的体检报告中,却显示血管和甲状腺都出现了钙化物。
看到报告,王阿姨更担心自己的病情了,这钙化物是什么?又为什么会出现呢?
现如今,随着超声检查的广泛普及,体检中查出“钙化物”的不在少数。但事实上,有些钙化是良性现象,无需过分担忧,但有些却是恶性病变,还可能预示着肿瘤发生,切勿大意!
钙化物发生原因的不同,其危险性也有差别。
1,慢性或急性病的象征,如:血管钙化
血管钙化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标志。在静动脉血管壁内若是出现异常的钙质和磷酸盐沉积,可能导致血管内壁出现钙化斑块。
一旦斑块破裂,会导致心肌缺血、左心室肥大和心力衰竭等问题,因此血管钙化成为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研究表明,动脉血管钙化和年龄、性别、血压水平、血脂水平,是否有糖尿病,是否肾功能不全等有关。而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血脂水平!换句话说,低密度脂蛋白过高或是血管钙化的罪魁祸首!
如何预防血管钙化?
①控制高危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都属于高危因素,要积极干预。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严格监控,健康的饮食,适度的锻炼都是基本要求;同时还要做好日常的监测,记录自己的血压、血脂、血糖水平,幅度变化,做好随访工作。
②减少炎症刺激
炎症会刺激身体各种调节机制来加剧血管钙化,因此像动脉壁慢性炎症等都要注意。
③调节钙磷平衡
调节钙磷平衡,一方面,要使吃进去的钙利用率、吸收率达到最大化,因此要注重维生素D、维生素K2、镁、锌等元素的摄入,均衡营养,以加大钙质的吸收利用;
另一方面,要保护肾脏,若肾功能异常,钙得不到肾脏的重吸收,就会随着尿液一起排出,导致机体中钙磷失衡,进一步增大钙化几率。
养肾粥
枸杞10克、山药30克、黑芝麻10克、白果5克、芡实30克、核桃10克、板栗10克、黑米30克,共同熬煮,能够补肾填精、健脾养胃。
2,体检查出钙化也有可能是癌症的预警信号
甲状腺钙化
甲状腺钙化是甲状腺结节患者在进行超声检查时比较常见的现象,有良性和恶性之分。一般甲状腺结节约有25%出现钙化阴影,而甲状腺癌则有50-62.5%有钙化。
钙化早期多无明显自觉症状,或可见甲状腺肿大,可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根据钙化灶的形态、大小可以辅助判断其危险性:
1,钙化特点与甲状腺癌的关系
①微小、针状沙粒样钙化,恶性的可能性极大,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特征性表现之一,需要活检明确或手术。
②粗大的钙化影像中,约有10-20%为癌,其中滤泡状腺癌所占比例大。需要注意的是,多发粗大钙化恶性可能比单发的要大。
③囊实性肿块实性部分伴钙化,尤其是囊肿内有实性部分乳头状凸起,实性部分的钙化同样要考虑恶性可能。
体检查出甲状腺钙化一定要进一步明确钙化特征,有必要时做个穿刺活检以辨别其良恶性,及时做出相应对策。
乳腺钙化
乳腺出现钙化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既往的局部损伤、炎症及乳房动脉老化等。可以根据其形状、大小和聚集程度等不同分为良性钙化和恶性钙化。
1,判断乳腺钙化的良恶性
钙化的形态
良性病变呈颗粒状蛋壳状、不规则团块状及轨道状多发生于良性病变。
恶性病变针尖状、小杆状、分叉状及泥沙样钙化多发生于恶性病变,且形式越多样,恶性的可能越高。
钙化数目
良性钙化一般数目少,颗粒粗大;恶性病变更可能表现为数目多,甚至无法计数。
钙化部位
良性钙化灶,多发生在纤维组织、脂肪、血管、大汗腺、皮肤等乳腺间质内;
而恶性钙化则多发生于乳腺实质内,泥沙样钙化多发生在乳腺小叶腺泡内、小杆状钙化多发生在导管内、小叉状钙化则多位于末支小导管内。
如何预防危险钙化?
要避免钙化物的生成,减少疾病的发生,除了在日常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需要增强人体的自愈系统,即免疫力和修复力。
1,提高机体免疫力
身体的炎症反应都与自身免疫力下降相关,因此,想要减少各种病变发生,提高免疫力是关键。
除了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外,适量补硒也很必要。硒元素有明显的免疫激发效应,能增强人体免疫力,还能辅助改善甲状腺自身免疫紊乱状况。
国家推荐硒的摄入量是60-微克/日,但大多数地区缺硒,日常膳食中可以适当添加海产品、鹅蛋、动物内脏等含硒丰富的食物。
2,提高DNA修复力
据德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显示,修复受损的DNA能够使免疫细胞根据不同的病原体作出相应反应,最终达到提升自愈系统的目的。
而我们人体内有专门负责看管DNA的蛋白质,因此,日常适当多吃鱼虾、瘦肉、大豆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能在一定程度上辅助提高DNA的修复力。